第二十五章 水墨和笔触的碎片-《溯河纪事》
第(2/3)页
“余师兄,我听到了哦,我一会去和叶师兄告状。”
“鹿大小姐,我错了,我下次给你带南州的桂花糕好不好……”
“再加上镜酥。”
“好好好,一定一定。”
而场上比斗两人,此刻内心却又各不相同。
落长钧带着十足的惊讶。他知道长宁并没有什么实战经验,平日里积累的多了,遇上一次足够强度的实战,可以极好地促进融会贯通。但是眼前长宁这个融会贯通的进度,实在是令人吃惊。
他从长宁的剑招中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影子,这些影子属于不同的主人,来源于不同的感悟,蕴含着不同的道韵剑意。长宁用出来模仿居多,但是却已经根据战况有了不同的变化。
只是模仿的像,便已经是了不得的一件事情了,更何况还要临战不断调整变化。
落长钧愈加好奇,若是给长宁足够的时间,这一战里,长宁可以成长到何种程度?
而长宁这边,已经沉浸在了一个全然不同的心境之中。
他强记下了许多道典剑诀中的记载,强记下了千峰之间隐没的那些道韵,也强记下了小院之内众位师兄师姐演示的剑意。
这些东西于他来讲,本身要么是太过玄奥一时无法理解,要么是半懂不懂,凭空一招横亘在面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。
可是随着和落长钧的一次次交锋,随着他一剑一剑刺出,那些先前无法理解的剑意道韵化作一道道剑路轨迹逐渐清晰起来,再随着长宁的心念电转之下如水到渠成一般用出。
这些剑意和道韵如同一副巨大山水长卷上面剥落下的笔触墨迹。散落在地上时,长宁并不知道哪一笔应该属于青山,哪一笔应该属于绿水,哪一笔是茂林修竹,哪一笔又是浮云薄雾。可是当长宁循着某一笔落下的地方开始逐渐展开整个画卷之时,随着眼前一笔一划的明晰,他似乎可以猜得到那被剥离开的空白上,墨色应该走过什么样的一条轨迹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