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九章-《穿越三国:她携无限物资搞基建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听闻关宁说及商会试点成功,公孙颜并没有特别的意外。
    这个商会是县中府衙成立的官方组织。
    汉代对于商业已经有了很严格完善的的管理办法。
    城市被垣墙分割成里坊市集和官府的官寺、武库等。
    其中市肆设置市令、市丞等管理商市,管控商人的市籍。
    唯独没有商业税一说。
    卢龙数年如此频繁的对外贸易,没有商业税,公孙颜只要一想都心疼得慌。
    另有关税账册,在赵云赴任之前,“巧合”的失火焚毁,县中主簿及数个书佐小吏,竟一夜全家暴死,具体关税去向已经成谜。
    只是前任县君离任,前前后后竟有千车财货。
    这笔帐公孙颜全部记在了小本上,只待日后再报。
    商税一事,尽管她极其眼馋,但轻易不可动。
    汉代虽说商人是贱籍,但是辽西乃至于整个大汉,哪家没有官商勾结,或直接有白手套商户的?
    在还没有苟到完全形态之前,贸然触碰商税,触碰一个群体的利益,去挑衅世家,是十分不智的行为。
    所以她只能采取曲线救国的做法,先成立商会。
    建立一套擦边的新规,邀请他们加入,适应她所制定的规则,待到强大,再徐徐图之。
    这世间什么最具有吸引力?
    利益!
    此时市中贩售的商品还是药材、漆器、缯?等产品。
    而官设的商会则会提供麦秸秆餐具、肥皂、火柴、纸张等等。
    另有高档的水晶杯,效果显著的升阳酒。
    官办的织造坊和酿酒坊、造纸坊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建造中。
    尤其等到红薯普及,更多高产作物推广,织造坊成立,现阶段小农经济会受到严重的冲击。
    或许其中会有大量家庭破产失业,但没有关系,接下来公孙颜会修筑各种工程,有大把的工作机会。
    她也会采取相应的扶持办法,不会坐视农家破产,沦落到鬻儿卖女的惨境。
    第(1/3)页